发布时间:2023-12-05 03:57:12 浏览量:180
在正常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突然出现黑屏、蓝屏、BIOS无法识别硬盘等现象,有时硬盘指示灯不亮,有时硬盘指示灯长亮,但进入系统后找不到硬盘,有时出现读写困难,甚至数据丢失等情况。
造成上述故障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 电源故障。由于电源供电电压不稳或硬盘电路中的滤波电容漏电严重,致使主芯片性能下降或丢失,从而造成硬盘出现一系列故障。
2. 接口芯片故障。接口芯片是不直接参与硬盘数据传输控制,而是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由于接口芯片接触不良,导致不能正确地送出或接收数据信号,从而引起故障。
3. 主控制芯片故障。它是硬盘的指挥中枢。由于主控制芯片故障,致使硬盘不能正常工作。
4. 信号传输故障。由于信号传输线路有断裂或虚焊现象,造成数据传输错误或丢失。
5. 偏压电源故障。由于偏压电源故障,致使硬盘的某块电路板不能正常工作。
6. 灰尘所致故障。由于灰尘导致内部电路短路烧毁局部电路板元件以及接插件等而引起故障。
7. 静电所致的故障。静电易造成一些元件短路烧毁局部电路等而引起硬盘故障。
8. 接触不良所致故障。由于硬盘的接插件以及移动硬盘盒的接插件等接触不良或氧化造成局部短路而引起一些软故障。
9. 供电不正常。由于供电不正常导致硬盘不能正常工作,如 5V、 12V、 18V、
3.3V等电压不正常,也会使硬盘出现软故障。
10. 热稳定性不好。由于热稳定性不好使用不当或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损坏而引起故障。
11. 元件质量所致的软故障。因一些元件质量不好而导致一些软故障。如将
3.3V或 5V电压接反会造成元器件损坏而引起软故障等。
1
2. 其他方面原因所致的软故障。如用户不小心将硬盘与其他设备同时连接等造成一些软故障。
当出现上述故障现象时,首先观察电源是否正常;其次观察主板IDE接口及IDE控制器是否正常;最后检查内存、硬盘接口接触是否良好、内存、显示卡及主板等是否正常;如果能听到硬盘“咔咔”声,再检查硬盘的供电电压是否正常;最后检查主控制芯片部分是否正常;如果能从BIOS中读到硬盘参数,再检查信号传输电路部分是否正常;如果不能读到硬盘参数,再检查 5V供电和接口电路部分是否正常等。另外还要注意检查硬盘分区情况、启动情况等综合考虑来判断故障原因所在。
在维修过程中一般先从软件入手,如检查分区是否正常;检查启动过程是否存在黑屏蓝屏现象;检查是否非法操作等;如软件无法修复时再从硬件入手分析判断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最终达到排除故障的目的。针对不同情况可按以下方法修复:
1. 对于分区引起的软故障
①首先检查分区表参数是否正确;
②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③如果分区表参数正确,则从其他相同版本的系统盘引导并重新分区;
④如果重新分区后仍然无法进入操作系统或在其他盘上也无法创建新的分区时可以判断是分区表错误而引起的故障;
⑤当用98系统盘引导进入Widows系统后格式化C盘(或者在DOS下用Fdisk命令格式化C盘),然后重新安装系统(注意:要先备份分区表及相关数据)。若新安装的系统仍然无法进入则可以判断是分区表错误而引起的软故障;
联系人:李经理
手 机:13913979388
邮 箱:
公 司:南京兆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南京市玄武区珠江路333号百脑汇10楼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