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7 10:57:17 浏览量:277
按照自然推演,华为正打造的新一代旗舰芯片有望定名麒麟1000系列,实际上,很多爆料也都直接这样引用。
由于麒麟990系列依然延续Cortex-A76+Mali-G76的架构,无疑更吊足了外界对“麒麟1000”的期待值。
本周,有国外爆料人投递线索称,华为开发中的两颗新麒麟分别是旗舰级的麒麟1020和主流级的麒麟820。
按他的说法,麒麟1020基于5nm打造,Cortex A77大核,新架构、新工艺加持,性能比麒麟990 5G提升了接近50%,而且只有5G集成基带SoC版本。
另外,麒麟820同样集成5G基带,预计在nova7、荣耀10X上首发。
有消息称,台积电5nm的良率已经爬升到50%,最快明年一季度量产。在日前举办的供应链大会上,台积电更是释放信号,其3nm超预期地顺利,将提前到2022年量产。
希捷今天宣布推出银河Exos 2X14企业级硬盘,容量14TB,这是全球首款集成希捷MACH.2多磁臂技术的硬盘。目前已有多家客户在对其进行测试,未来将在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
MACH.2在传统机械硬盘中设置了两个磁臂,可以在同一硬盘中独立工作,而且IO操作是并行的。
其中,上半部分的读写磁头由一个磁臂驱动,而下半部分由另一个磁臂来主导,每个磁臂负责硬盘总容量的一半,因此实现了一块硬盘、双倍IOPS,解决了IOPS/TB(单位容量随机性能)的挑战。
希捷称相较于单磁臂它已在许多应用中展现了其优势,包括内容分发网络(CDN)、视频流、邮件服务器、备份/传输服务、大数据分析(Hadoop)、云应用等等。
希捷发布首款双磁臂硬盘银河2X14:性能翻番 微软力挺
希捷双磁臂技术概念图
据介绍,微软已经完成了希捷银河Exos 2X14硬盘的第一轮功能部署测试,包括完整的基础架构测试,以验证其与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产品耐用性、可靠性、与微软奥林巴斯计划(下一代超大规模云计算硬件模型)系统架构的集成性,以及性能测试,包括顺序吞吐量测试(模拟备份操作或串流)、随机读取IOPS测试(模拟超大规模和CDN工作负载),等等。
微软对MACH.2双磁臂技术期待极高,希望藉此维持Azure、Exchange等微软云服务所需的IOPS输入输出随机读写性能,增加数据中心的可用存储容量,而随着早期测试的顺利完成,MACH.2在高IOPS工作负载下达到了预期,吞吐量和IOPS性能是传统单磁臂硬盘的接近两倍。
事实上,在MACH.2多磁臂技术的整个研发、推出过程中,微软一直都是希捷的紧密合作伙伴。
希捷发布首款双磁臂硬盘银河2X14:性能翻番 微软力挺希捷双磁臂硬盘
希捷还特别强调,MACH.2将杜绝“搁置容量”问题——如果机械硬盘的IOPS/TB低于根据工作负载而设定的阙值,就无法在目标工作负载下充分使用硬盘所有的容量。
比如为了保持预期服务质量,一块16TB硬盘所需吞吐量是一块8TB硬盘的两倍,但是当应用超出存储设备的最大IOPS,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存储更少的数据,造成容量搁置,一个“权宜之计”是将要求性能的数据存储在硬盘外圈,次要的数据存储在内圈,这样避免了硬盘容量只用到三分之二,但是会让数据管理变得更为复杂。
现在有了MACH.2技术,数据中心可以为每个插槽配备一块14TB双磁臂硬盘,和两块7TB硬盘的高吞吐量非常相似,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所有容量。
联系人:李经理
手 机:13913979388
邮 箱:
公 司:南京兆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南京市玄武区珠江路333号百脑汇10楼1007